找到相关内容325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

   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  印光法师   人生世间,祸福吉凶,相为倚伏。其所得损益,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。诸佛悯自己与一切众生,为无量诸之所逼恼。因思所受苦报,由于过去恶业所感。而所造恶业,由于当六尘境,不了如幻如化,妄起贪镇痴心之所致也。是知贪镇痴之烦惑,乃一切众生之大怨家。从兹以戒定慧,断贪镇痴。复还本具之天真,以成无上之觉道。  然则等,实三世诸佛之导师,而一切众生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4445941.html
  • 问:四谛是什么?

    rdquo;初转法轮说四谛,第一说:此是,此是集,此是灭,此是道。此是教示四谛四相。第二说:当知,集当断,灭当证,道当修。此是教劝修行四谛。第三说:者我已知,集者我已断,灭者我已证,道者我已修。...ldquo;若能见四谛,则得断生死”。由于圣者所证,故称四圣谛,或四真谛。   谛:即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,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性,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,但就身心顺逆缘境,总有、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7255879687.html
  • 人生的透視

    不論世界如何進化,科學如何發達,決定免不了「」「八」等惱。何謂「」?謂「苦苦」「壞」「行」。病痛憂愁,本身是,謂之「苦苦」。世間無不散之筵席,花好即謝,月圓則缺,美景不常,樂極悲生,...死別之﹚求不得﹙凡所希求,十九不得﹚,五陰熾盛﹙由執我及我所而生惱﹚。前七是眾之相,後一是生之因,合之,總名「八」「又八即是。生,老,病,死,冤憎會,謂之苦苦。愛別離,求不得,...

    倪正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4938993.html
  • 人生的透视

    老幼,贫富贵贱,亦不论世界如何进化,科学如何发达,决定免不了“”“八”等苦恼。何谓“”?谓“苦苦”“坏”“行”。病痛忧愁,本身是,谓之“苦苦”。世间无不散之筵席,花好即谢,月圆则缺,...),爱别离﹙生离死别之﹚求不得﹙凡所希求,十九不得﹚,五阴炽盛﹙由执我及我所而生苦恼﹚。前七是众之相,后一是生之因,合之,总名“八”“又八即是。生,老,病,死,冤憎会,谓之苦苦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72957113.html
  • 佛成道后转四谛法轮

    不能喘了。压迫着你,这是逼迫性,逼迫得很厉害。,什么呢?就是、八、无量诸。   ,就是(一)苦苦,(二)坏,()行。什么叫苦呢?苦苦就是上更中加,所以叫苦苦。这是...一百万块钱给绑票的土匪。这岂不就是坏了吗?把富贵坏了,这叫富贵坏。   没有贫穷困苦,也没有富贵坏,但这一生由少而壮,由壮而老,由老而死,念念迁流,念念不停,有行。这合起来叫。   八,...

    宣化上人讲解

    |四谛|法轮|转法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08554793993.html
  • 交煎【宣化上人开示】

    :有、八、无量。   :苦苦、坏、行。   苦苦:是贫穷的。坏:是富贵的。行:是不贫不富的。略述如下:   (一)贫穷的苦苦——本来连房子也没有...大洋中,而淹死于海洋中,这都是坏。   本来很好,但一下子意外发生,什么都没有了。这“坏”,不是坏,而是坏福。   ()行——既没有贫穷的苦苦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宣化上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25700887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㈣

    而修妙有。 度一切厄,这一切厄不是一个厄,而是所有的厄都包括在内。所有的、八、无量诸是苦苦、坏、行;又叫受,即受、乐受、不不乐受;也就是受苦、受乐、受不不乐...没有多大意思。这是。 八是什么呢?是生、老、病苦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。谁能没有生?有生就有生。谁能不老呢?有人说那个小孩没有老就死了。虽然没有老,但是他根本就...

    宣化上人讲述

    |心经|非台颂解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90902219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请问四弘誓愿和自性四弘誓愿有何差别?

    众者(梵语bahu-jana)即众法相生也,谓五阴和合即有此身,既有此身,则有诸迁逼,所谓:无量诸虽无量我愿悉度,不但自度自己无量之,而且众生无边,我愿亦无边,愿悉度尽,此缘流转生死门之果报位,于四圣谛中,是谛所发誓也。   烦恼无尽誓愿断者:烦恼(梵语klesa)即惑,惑者迷惑妄想也。见思惑为六道烦恼,尘沙惑为二乘烦恼,无明惑为菩萨微细烦恼,唯佛全净。众生因迷积迷,终日集诸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530112254.html
  • 四弘誓愿与自性四弘誓愿的差别

    梵语bahu-jana)即众法相生也,谓五阴和合即有此身,既有此身,则有诸迁逼,所谓:无量诸虽无量我愿悉度,不但自度自己无量之,而且众生无边,我愿亦无边,愿悉度尽,此缘流转生死门之果报位,于四圣谛中,是谛所发誓也。   烦恼无尽誓愿断者:烦恼(梵语klesa)即惑,惑者迷惑妄想也。见思惑为六道烦恼,尘沙惑为二乘烦恼,无明惑为菩萨微细烦恼,唯佛全净。众生因迷积迷,终日集诸妄想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菩提心|誓愿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20295219827.html
  • 苦乐淡其心

    教义,快乐是因缘所生法,无其本质。快乐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,有变化就是无常,而无常就是。   佛经中说到的地方很多,而其性质和分类也各不相同。按照不同种类说有二、四、五、八、十、十八等,这里不再一一叙述。现在只就具有代表性的和八,来加以说明。   佛教中以老、病、死者为基本上的身,以贪、嗔、痴者为基本上的心,这二者是诸的代表。如果从的性质来说,非可意的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体验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20181920886.html